2025年9月,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,成为上海最年轻三甲医院。日前,这家新晋三甲综合医院接连释放深化医工融合、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信号——与金桥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和澳大利亚恒健康集团达成细胞治疗合作共识,同德国ZyagnumAG推进癌症早筛技术转化。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新晋三甲的公利医院,正式步入细胞治疗等医疗创新新赛道。
近期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《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(草案)》,为医疗技术创新划定方向。公利医院在晋升三甲后第一时间响应国家部署,在医疗技术转化、区域产业赋能上持续发力,为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政医协同,激活区域医工融合新生态
此次公利医院与金桥管理局的战略合作,标志着双方在深化区域医疗资源整合、推动医工融合创新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。合作以构建“政、产、学、研、医”协同生态为目标,旨在为金桥片区企业与人才提供全方位医疗健康服务,助推区域医疗科研创新与产业能级提升。
根据协议,双方将秉持“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医工融合、共赢发展”原则,共同打造信息协同创新平台,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,推动各类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。
作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,公利医院将充分发挥临床与科研资源优势,为金桥片区企业和人才提供高品质、全方位的医疗健康保障;金桥管理局则将依托政府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职能,系统征集并梳理企业在医疗健康、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求,推动医疗资源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,实现供需精准对接。
在科研与人才培养领域,双方将展开深度共建:在金桥管理局的支持下,公利医院将联合区内企业开展原创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,加速创新成果落地;共同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,落户上海;携手企业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,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科研项目,促进医学科研成果转化;面向企业开放研究生导师岗位,共建教学实践基地,探索“医工融合”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。
此次合作是政医协同、服务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。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,持续完善信息协同平台功能,不断拓展合作领域、提升合作能级,有力推动区域医疗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,为浦东乃至上海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国际合作,推动前沿技术本土化落地
依托与金桥管理局的协同平台,公利医院重点推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的本土化转化。针对细胞治疗这一生物医药新赛道,医院主动对接澳大利亚恒健康集团等海外成熟技术机构,推动国际前沿技术惠及本土患者。在癌症早筛领域,医院通过金桥管理局推荐,与德国ZyagnumAG开展合作,引入全球领先技术,联合推进技术国产化进程。
从与金桥管理局的本土协同,到与澳、德机构的国际合作,公利医院始终围绕“服务临床需求、促进技术转化、助力产业升级”的主线开展探索。院方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医院将继续深化与各方合作,不断优化协同模式、提升合作效能,力争在医疗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上取得更多实效,助力浦东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,上海建设“亚洲医学中心城市”和“全球科技创新中心”贡献力量。
实盘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